恩哥教授主持
旭东教授娓娓道来
2018年5月31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第二期“周三茶座”在静园一院201会议室举行。本次茶座的主讲人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席教授张旭东。此次活动由王恩哥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包括诸如生命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社会学、中文、艺术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并讨论。
柏拉图的自创问答体:对摹仿的批评
张旭东教授认为今日对“摹仿”(mimesis)概念的再梳理,有助于帮助我们认清文学的本质、尤其是在当下数字化虚拟现实时代下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他首先介绍了“摹仿”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西方文化传统奠基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助苏格拉底对于诗人的谈论,批判性地探讨了文艺中的“摹仿”与城邦的关系。诗歌的“摹仿”不仅低于理念,而且容易激发人的情感,使心灵处于冲突之中,不利于保持理智以达到善的境界,不利于城邦的稳定。
亚里士多德:摹仿的赞同者
与之相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高度肯定了“摹仿”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真正将对“摹仿”的讨论细化到摹仿的对象、媒介、活动方式等层次上,认为摹仿是人的本性特质,人在其摹仿对象身上得到愉悦。他强调摹仿是要摹仿“行动中的人”。正是通过“行动中的人”的摹仿,诗歌和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超越了特定的行动,将“摹仿”带到可能性、而非历史的必然性的领域。
黑格尔:“市民阶级的亚里士多德”
在入现代社会后,黑格尔、卢卡奇等思想家在新兴中产阶级社会背景下对“摹仿”进行探讨。黑格尔看到了行动和主体性的关系:人的行动必须在集体与社会实践的空间里完成。由于人始终处于各种关系中,所以人的行动只有在很小的范围内才拥有充分的主体性。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影响人们具体把握现实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摹仿”的主题和人们如何总体性地理解和把握自身所处的世界及其意义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由“摹仿”所提示的人的自我观照在社会分化的制度性安排下不再能够直接回返到自身,而必须经由各种复杂的中介才能实现。
卢卡奇:当代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
在黑格尔思考的延长线上,卢卡奇担心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能否使人们塑造出自己的完整形象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摹仿人的行动、讲出完整的故事正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实主义”就反映在对行动的摹仿中,正是通过现实主义,现实生活的总体性被揭示和展现;正是在现实主义文艺的“摹仿”中,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细节,而能洞悉异化生活背后的结构性规定。卢卡奇因此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称为近代人的史诗。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是一次从古典语文学出发的系统清理。奥尔巴赫从词源学的角度辨析摹仿的概念,通过探究“形相”(figura)一词的多重语义,揭示了与“摹仿”有着紧密关联的“形相”在最初出现时与“新”和“变”的关系:作为亚里士多德所谓人的本性特质,摹仿不是单纯的复制,毋宁说摹仿作为有别于被摹仿者的“物”,本身必定是全新的、有着自身独特性和独立性的一种存在。
小结非结束:开启讨论
在陈述了摹仿概念的历史演变后,张旭东教授结合中国当代文学谈到他对“摹仿行动中的人”的理解。他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最大的行动。他由此格外重视与此相关的劳动组织、价值体系、国家动员方式及社会组织形态。对于当下而言,工业化的形态已然发生了变化。后福特化生产带来新型企业组织文化,新型劳动分工与经验形态。VR技术、互联网平台、移动自媒体及大数据又进一步复杂化了时代的具体形势。如何理解技术创新—科学发现时代的摹仿,如何理解VR时代的摹仿,如何理解互联网平台、移动自媒体、大数据时代的“真实”与“行动”?这是一个崭新的、人类尚未充分反思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文学、向“摹仿”提出问题,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所以这是一个关于摹仿、但又不限于摹仿的问题,既是文学领域、也是其他学科领域需要关心的问题。
问题来了
与会的嘉宾们针对张旭东教授的讲座畅所欲言,分享了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进行的相关研究和思索。王恩哥教授提出黑格尔关于“摹仿”概念的思考与儒家传统中的某些文化特质的相似性;清华大学张奇伟教授认为“摹仿”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并非人类特有或必须被界定为社会或与文艺创作相关的能力;韩启德教授则认为,“摹仿”概念的指涉太过宽泛,在当下社会的对应物也显得比较笼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指出,如何在中国当下社会找到具有“典型”性的群体,通过对于他们的行动的“摹仿”而认识和把握中国的现实,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宇认为,需要区分“摹仿”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和指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沉简教授指出,“摹仿”和其他很多人类行为一样,的确都是人的天性,具有跨文化和地域的特质。讨论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启发思路、拓展视野,体现出交叉跨界交流灵动多变、与开放多可能性的特点。
树下的苏格拉底:就安静地看着你(们)